(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下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缺乏对真实三维动态环境的认知能力,这卡住了其进一步智能化的脖子。”5月20日,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黄惠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机器人技术的最终目标是,让机器能够真正像人一样,对所处在的环境有真正精准的映射。实际上就是将智能图形和人工智能结合,进一步推动智能机器人的研究。
ChatGPT的出现随即掀起了AI智能机器人大战,各家大厂无不摩拳擦掌。无论英伟达、谷歌等国外巨头,还是优必选、科沃斯、蔚蓝智能等内地龙头企业,都在尝试通过布局更广的生态系统,从而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中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
但在黄惠看来,这些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只是在一种特定的程序编程实验范围发挥效用。“如果在真实的、动态的环境里面,有很多微小的变化和无法控制的条件,智能机器人就很难真正做到像人一样自然地交互和实时地反馈。”
从计算机图形学出发,3D建模、数字孪生等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机器人上,从而构建其学习认知的生态。黄惠认为,图形和智能的耦合所产生的实时反馈,可以为机器带来主动的交互,最终使得机器人具有更高级感知的具身智能。就像是家用服务机器人、无人车等有身体支撑,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能够真正地直面和改变三维真实的复杂动态环境,使得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看见即理解、所见即所得,能够作出决策,能够做出行动。”
谈及如何实现这一技术突破,黄惠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构造起一个三维世界的数字基础,比如,针对不同的室内、室外、人流量等各种复杂的因素。她预测,到2024年,这一领域的市场价值将达到7.8万亿,是未来机器人研究的热点。
同时,黄惠也提醒,构建数字孪生三维技术还有两个根本性的技术痛点。一是,怎样采集如此大规模、大尺度的数据,尤其是在成本高昂,但时效性低的情况下,还要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三维建模。二是,这类非结构性、无关联性的事物,其实也含有各种复杂的因素,应该如何应用,并在电脑里来构建数字世界。“如同灵巧手技术,在高复杂度的情况下,该怎么样让机器自主感知,去识别到一个东西,还要以一个最好的姿态把它抓起来,到如今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标签:
“当下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缺乏对真实三维动态环境的认知能力,这卡住了其进一步智能化的脖子。”5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一迪王海涵)在江苏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地,有一处面积3...
央视网消息:香港交易所昨天(5月19日)宣布,拟于6月19日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及合作情况的自然指数最新一期年度榜单日前发布。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中国在2022年
昨天下午,应邀参加第十六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马来西亚兰卡威机场进行了首场